第(2/3)页 卓一行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问道: “以先生之见,白公子之才华究竟有多高?” 秦老夫子沉吟三息:“至少三层楼那么高!” 卓一行抬头,阳光洒落,他眯了眯眼睛,心想三层楼……那已经很高很高了! 关于三层楼的这个比喻,来自京都的文渊阁。 文渊阁在高阁的对面。 一河之隔两座阁。 高阁高九层,里面存放的是兴国三百年的最优秀的诗词文章。 文渊阁高四层,它的里面没有文章,只有画像! 那些画像每一幅都是兴国这三百年来在文学上有极高造诣之人! 其中,从第三层楼开始,所挂之画像皆为大儒。 三层楼有画像四十六副,其中就有当今兴国还活着的六位大儒! 说一个人的才华有三层楼那么高,指的就是这人已具备同大儒相当的文学造诣! 兴国最年轻的大儒姓叶,名黍,乃兴国四大门阀之一的叶阀的子弟。 今年四十岁。 不过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被认为才华有三层楼那么高了。 白少秋近十七…… 先生竟然认为他的才华也有三层楼那么高! 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也极有可能成为兴国大儒,可将画像悬挂于文渊阁的第三层楼上? 卓一行与祁少同面面相觑,彼此无言震惊。 这特么的, 确实挺打击人的! …… …… 一首《钗头凤、红酥手》摆在了九公主唐纤纤与东方长缨的面前。 两个漂亮的姑娘在听了那黑甲武士的讲述,在看了这首词之后,皆沉默不语。 这首词带给她们的感受是沉重! 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伤。 她们并没有经历过如这词中所描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也无法想象白少秋何时经历过这样的痛。 词由心生,这首词无疑是极好的,倘若这首词是某个年长的大儒所写,她们或许还能猜测一下这位大儒经历过什么。 可这首词是白少秋写的! “他……长缨,他是不是已有了心爱的女人?” 唐纤纤咬了咬嘴唇,又道: “毕竟你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过他,我想西陵城的所有人恐怕都没有人去了解过他。” “他原本有了心仪的姑娘,却被父皇一道圣旨赐将他给了你……他与那位姑娘因此而被迫分开,于是今日他写下了这首词。” 东方长缨沉吟三息,“或许有吧……我会再仔细查查。” “倘若他真有旧情人,你、你如何处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