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最为震惊的是镇西王东方霸! 没有人比他更能领会这首词中的真谛! 哪怕是如司老方老这样的大儒,也不行! 这是一首写边塞的词! 边塞, 只有真正经历过边塞之危、见过边塞之血、深刻体会过边塞那荒凉迥野之人才能理解这首词中的那股凄美之感。 才能真正明白戍边之将士对亲人的思念! 尤其是镇西王,他曾经亲自率领西部边军入西荒千里杀敌! 从春杀到秋。 又从秋杀到冬! 他经历过被草原蛮子所包围时候的四面边声连角起的紧张,也在突围之后见过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战场萧杀之景象。 为了驱逐草蛮,他历经三年,出塞外千里杀至燕然山,擒获金杖单于暂时解除了兴国西陲百年之大患! 那三年自己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将士们过的又是怎样的日子? 朝中的那些文官们,他们上朝拍马屁,下朝喝花酒,他们哪里会知道! 皇上自登基以来的这六年时间里,似乎遗忘了先帝之志。 他重文抑武,重内轻外。 短短六年时间…… 哎! 镇西王闻此词而生情,止不住一声叹息。 还只是在心里! 这些话不能说, 说不得! 哪怕他是堂堂镇西王也不行! 白少秋这首边塞词算是写到了他的心里,他在惆怅兴国未来的同时,也为那天傍晚没有一刀砍死这个女婿而高兴。 这女婿虽拿不起刀,但他能握住笔! 他的笔,比兴国现在许多的刀都还要锋利! 这很好。 亦不太好。 因为这首词兴国尚有血性的武将会很喜欢,但皇上定不会喜欢! 朝中的那些软、蛋也不会喜欢。 所以,镇西王又纠结了。 王妃显然在品味到这首词极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首词可能给白少秋带来的不妙。 不过她却看着镇西王莞尔一笑。 这一笑,反倒是将镇西王给笑明白了—— 倘若白少秋此词传入皇上耳朵里,皇上定会不满,那么白少秋明年秋就算去了京都见到皇上,皇上当也不会因他的才华收回那道赐婚的圣旨! 才华归才华。 与皇上同心,这比才华更重要! 白少秋歌颂边塞,这有违皇上之心态。 故,他成不了皇上喜欢的人,他只能回西陵城当王府的姑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