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车队一路向北。 进入了那山岳间崎岖的路,车队行进的速度快不起来。 在山涧的那条路上足足走了五天时间,却并没有再出现任何的意外—— 东方浔这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前方有三十影卫分两队探查。 后方有十影卫始终保持与队伍三百余丈的距离戒备。 还有他亲自率领的二十影卫就护卫在白少秋的马车左右。 赵破山的五十余侍卫则在队伍的前后。 魏公公这些日子除了吃饭或者方便就极少再下他的那辆马车,不过他的那辆马车就在白少秋的马车前面。 白少秋后面是扛着根棍子步行的东方猛。 这阵仗,这配置,就不是江湖中的人轻易敢来招惹的了。 转眼五天过去,队伍走出了那山路,便走入了河西走廊。 这地方叫河西走廊。 与前世的河西走廊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依旧是在河西道境内。 这里的地貌也是由山脉、高原和盆地组成。 但与前世的走向不一样。 前世的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它是东西走向。 可这条所谓的河西走廊……它是西北走向。 仅仅是因为这里是河西道通往京都长安的重要通道而得名罢了。 又是夕阳西下时候。 车队在一处水草丰茂处停了下来。 该扎营的去扎营,该埋锅造饭的做饭。 白少秋站在夕阳下的秋风中,任由这并不凌冽的秋风吹的他那头长发飘飞,吹得他衣衫猎猎。 魏公公也下了马车。 他四处望了望,来到了白少秋的身边,指了指扎营那地方,说道: “六年前,镇西王挥兵北山就是走到这里。” “他在这里遇见了尚军候。” “次日,他返回了西陵城,从此再未踏出西陵一步。” 白少秋从老余的嘴里听说过这事。 当时就觉得这老丈人终究不是枭雄。 竟然凭一个人的一番话他就放弃了入京都干出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那件事。 老余没有说尚树给镇西王说了些什么话,这在白少秋想来大抵就是画了一张天大的饼。 也或者借着所谓的大义令镇西王为天下苍生计。 “这便是皇上与镇西王之间的不和睦之处,不过杂家这些年侍候在皇上的身边倒也没有听皇上对此有多少不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