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世纪之交-《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3/3)页

    多摇滚?

    此前,付冲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冒险了?

    毕竟摇滚乐的名声很烂。

    在上面烂,在外界也很烂,现在,看到《青年报》的报道,并且摇滚两个字堂而皇之的出现,他觉得自己没错。

    花儿乐队的新专辑《幸福的旁边》,该发了!

    他给花儿定下的目标是初中、高中校园市场,这个年纪的青少年、女生,最好‘骗’,最好鼓动。

    一个跟他们差不多年龄的人发专辑,肯定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看完《青年报》,付冲又重新拿起另外一份报纸。

    那是《人人日报》。

    眼下国内没有专门的唱片销量统计榜单,《人人日报》第四版(周末)专栏的录音带排行榜算是比较权威的榜单之一。

    这个排行榜是取自一些国营音像出版社的出货记录。

    除此之外,音像世界的榜单也相对权威,但误差通常都很大。

    看了一眼最近的榜单,付冲就收回目光。

    果不其然,没有朴述的《我去2000》。

    没有才是对的。

    刚刚发行的专辑,传播哪有那么快?

    《我去2000》目前也只在燕京比较火,再远一点的话,也就是京津冀地区。

    更远一点的长三角、珠三角,以目前的速度,还没有传播过去。

    不过。

    也快了。

    都是圈内人,付冲听人提过,宋科正在准备南下,带着朴述去跑电台、校园行。

    再找找朋友写几篇新闻稿。

    这就齐活了。

    想着,付冲忽然有点头疼。

    花儿乐队,他该怎么推?

    跑电台吗?

    朴述能跑,不代表他们也能跑,人家是打着民谣的旗号,他们不行,朋克是摇滚。

    倏地。

    付冲的目光落在《当代歌坛》上面。

    这本成立五年的杂志,目前已经成了国内流行音乐杂志中的翘楚。

    每期的发行量比《音像世界》高多了。

    学校的学生、喜欢港台音乐的乐迷,都喜欢买这本杂志,里面有很多八卦和趣闻。

    只是。

    他们的版面费也不便宜。

    要不要买一下通告?

    不同于付冲的纠结,宋科不仅买了《当代歌坛》的版面,人家杂志的记者也来到了燕京。

    采访朴述,就在今朝!

    宋科和《当代歌坛》的人很熟,因为小柯、张垭东、几乎没有花多少钱,这篇专访就来了,还附赠一个封面报道。

    ……

    摩登天空。

    沈黎挥也看到最新一期的《青年报》,他看到了,也意味着公司的其他人一起看见了这篇报道。

    望着这份报道,他只觉得来的太晚了一点。

    大老板在圈内都火成什么样了?

    如果是流行歌曲,早八百年就见报了。

    也不知道老板后面还会不会上更多的报纸?

    应该会吧?

    老板毕竟是在国际上闯出名号的歌手,哪怕是以摇滚的名义,也不会限制太多才对。

    沈黎挥能感觉到,封印越来越松动。

    比两年前,生态要好太多,老板的歌今年已经能上电台了,虽然是午夜时间段。

    但,对比之前那种完全没有传播,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都能上午夜电台了,白天还会远吗?

    电台都播了,电视台会远吗?

    电视台不远了,晚会还会远吗?

    今日下一城,明日下一城,摇滚乐迟早有一天会登堂入室!

    沈黎挥坚信!

    摩登天空终于有一天能从地下走到台上,最近,除了搜罗乐队之外,他还准备筹办一场音乐节。

    【摩登天空音乐节】

    经费什么的,老板已经点头同意,批了整整三百万。

    这笔钱足够大办一场。

    经费解决了,乐手很好找,比较麻烦的是审批。

    场地难批。

    燕京这片地界,恐怕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沈黎挥也没有相关的关系,回头他得找李戒帮忙。

    李戒这几年在圈内的威望很高,为人大方,又爱好交朋友,哪里都能找到路子。

    通过他那边,这场音乐节应该能办下来吧?

    沈黎挥希望在年内申请下来,趁着世纪之交办一场音乐节,多有意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