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说冤假错桉这些,只能是体制之变所带来的结果之一。 若是一场变法抓着冤假错桉深究不放,充其量只是本末倒置的党羽之争罢了。 重要的是,他需要给主持律法执行的人,也就是李斯,释放怎样的一种信号,而李斯若是奉行他的意志,那么整个秦国执法体系内的官员,便会出现一种执法方式上的转变。 自然而然的,冤假错桉就会减少,贪官污吏也会随之减少。 官员犯错,错的不是官员,而是朝堂! 直到深夜。 嬴城这才回到了扶苏府,将扶苏府各个管事全部从睡梦中叫醒来,询问了一番扶苏府各方面的情况,这才罢休。 从管事忧郁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对嬴城这样大半夜不睡觉查账的行为,颇为不满。 不过,还真的让嬴城给查到了一个中饱私囊的管事。 此人负责扶苏府在汉中的布庄生意,其借助丝绸差价,从中牟利一万余钱。 嬴城让管家将人押起来,天亮后送到内史郡廷尉司,交给廷尉司来处理。 然后。 扶苏府便展开了一场清查账目的行动。 于是。 扶苏府大半夜成为了咸阳城除了咸阳宫,武成候府外,唯一一个灯火通亮之地。 “我爹平时怎么管理扶苏府的?” 嬴城十分不解的瞅着府中管家,这人以前是楚国贵族,随华阳夫人陪嫁到秦国,自扶苏记事之后,便成为了扶苏身边的一把手。 这些年,对扶苏也是忠心耿耿。 以前他不过问扶苏府的事情,钱财宝物都不缺,也就没有在意。 只是这些时日接手扶苏府之后,他才发现,整个扶苏府运行一团糟糕,账目混乱不堪。 左右权衡之下,他还是决定整顿一下扶苏府。 毕竟,明天那位老爹就回来了,不趁机整顿一下,就没有机会了。 “这!”管家一脸的尴尬,摇头道:“都是老奴去操办,老爷从来不过问府中之事。” “那你是怎么管理扶苏的?”嬴城虽然猜的八九不离十,但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这!”管家微微犹豫,摇头道:“老奴就是将事情交代下去,让下面的人去办就是了。” “那账目错漏,下面的人中饱私囊你怎么处理,亦或者欺行霸市又怎么处理?”嬴城颇为无语的问道。 “老奴只看各商行进项,只要按期将该缴纳上来的钱两入库就行了。”管家乐呵呵的道:“长公子不必心忧,只要各处商行有进项,府中取用便不用发愁。” “若是有商铺数月皆亏损,关了便是了,这一点,咱们府中还是赔的起。” 这管家,在礼节处理上是一把好手,甚至可以到奉常府当一个长史令绰绰有余。 但是其他。 就真的资质平平了。 “彻查府中各商铺中饱私囊的情况,凡有查到,一律辞退!” “清点家产,约束行为,对经营不善的店铺,一律卖掉。” 见这情形,嬴城也明白,这件事不要说一天了,就算是十天半个月也完不成,只能提出方法,至于要不要做,他也管不着了。 处理完扶苏府内的事情。 嬴城渐有睡意,但还是洗刷了一番,来到了大律府内殿。 今日是一场盛会。 即便是始皇帝一一统天下之时,也不见得有此盛景。 咸阳宫早早的,就有吏员,内侍等待在章台门前,陪同冯去疾一起,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的豪门族长前来。 天下四十二郡,八十二家遍布天下,如今汇聚于此,不亚于诸侯参拜。 即便是频阳王氏现在在举族为王翦发丧,王拂身为王翦的亲弟弟,也出现在了章台门前。 只因为。 今日这场议事,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大律府门前。 最吸引人瞩目的,便是因为朝阳撒在石碑上的石壁,上面鲜红染红的字体像是活过来了一样,光芒万丈,血红无比。 这句话。 不管是谁第一次见到,都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磅礴大势。 “以律法为公,振国安邦,以礼法为教,忠君爱国,先法而后礼,方能正国;先礼而后法,方能正德!” “立法,何为立,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似乎,这成了每一位前来的勋贵必要驻足深思的话语。 可是。 在驻足之后。 却又相继摇头。 能作为豪门勋贵族长者,不乏经世奇才。 自然。 也就产生不同的理解。 只是。 面对石壁上面所书写的盛景,却只能望而兴叹。 不过。 第(2/3)页